全球性房地產泡沫將使未來兩年的世界經濟增長預期放緩。尤其對部分國家而言,房地產對其經濟拉動比重很大,這些回調對這些國家經濟的影響將會比較明顯———
據中信證券最新數據顯示:在過去的3年里美國地產指數上漲了39%,英國上漲了42%,法國上漲了66%,西班牙上漲了128%!霸谌蚨鄠重要市場同時出現房地產熱,這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!敝行抛C券高級分析師程偉慶告訴《第一財經日報》記者。
全球地產過熱征兆明顯
據這份針對20個國家或地區(qū)房地產市場進行調查后得出的報告顯示,11個國家或地區(qū)的房地產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10%左右,其中南非增幅達35%。過去3年中,發(fā)達國家房地產總體增值約20萬億美元,而在1997年至1999年間,僅增值10萬億美元。
如果將歷史上平均的房價/收入比設定為100。目前,美國的房價/收入比為110%,英國為132%,澳大利亞為120%,房價漲幅超出了人們收入的漲幅。如果將歷史上平均的房價/租金比設定為100,2004年底美國的房價/租金比為歷史平均水平的124%,英國為160%,澳大利亞為168%,房地產的估值指標遠遠高于合理區(qū)域。
另有多項數據顯示:目前美國家庭為房屋承擔的負債壓力在加劇,市場中出于投資目的的購房比例也在增加。
有關專家分析,現階段全球房地產價格的普遍上揚與美元貶值不無關系。
在此之前,摩根士丹利曾指出美國經濟目前面臨兩大問題,其一是(包括房地產貸款在內)不斷增加的債務負擔,其中家庭債務總額占GDP比重自1997年以來加速上揚,目前已超過85%,公司債務占GDP比重目前也超過了67%。
其二是,償債率仍居高不下,其中家庭債務在個人可支配收入中占比超過18%,家庭償債額在個人可支配收入中占比超過13%。
與之相對應的是美國消費者普遍缺少儲蓄。自1975年前后個人儲蓄率達到14%的最高點后一路下跌,2001年一度跌至零,目前仍不到1%。
全球房地產過熱成因
分析全球房地產熱的原因,瑞士第一波士頓亞洲區(qū)首席經濟學家陶冬告訴記者:“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,資金的流動趨向全球同市,大家走的基本上是一個基調。全球性樓市上漲背后實際上是一個全球性的資金流動性過剩,在這種情況下各國央行利率的調整也出現了一個同步現象,這是一個最主要的原因。”
其次他認為:“在全球范圍內個人擁有住宅的比例大概上升了10%左右。這是過熱的第二個原因。”目前,全球流入房地產業(yè)的資金同以往相比已處于歷史的高點。
中信證券高級分析師程偉慶告訴本報記者,在過去的五六年中,全球始終處于一個低息的大環(huán)境當中。加之2000年網絡泡沫破滅后資本需要一個新的投資環(huán)境,促進了房地產的投資熱潮。
摩根士丹利的首席經濟師史蒂芬·羅奇也曾在其撰寫的研究報告中警告全球房地產泡沫問題。
他分析了來自國際經合組織、國際清算銀行等的數據后得出結論,目前占全世界GDP比重約65%的國家和地區(qū)存在房地產泡沫或達到泡沫警戒線。前者包括澳大利亞、英國、韓國、西班牙、荷蘭和南非。后者包括美國、加拿大、法國、瑞典、意大利等。
過熱回調成大勢所趨
在此形勢下,全球房地產業(yè)的回調已成必然。
各國央行正試圖令利率回復到正常水平,以控制房地產過熱現象。陶冬說,目前各國央行仍采取一種按部就班的緩慢推進方式來進行調節(jié)。但把利率從一個超低區(qū)轉向正常水平,這種調節(jié)方式是現實可行的。事實上,現在全球市場仍以資產通貨膨脹為主,作為傳統(tǒng)的物價通貨膨脹并沒有出現大幅上揚。因此,央行在處理問題時會擁有更大余地。
與此同時,有分析師認為,美元下挫增加了美聯(lián)儲加息的壓力,而2005年美聯(lián)儲可能進一步持續(xù)加息,將對美國乃至全球房地產業(yè)產生影響。
而在此之前,全球房地產市場見頂回調的態(tài)勢已愈發(fā)明顯。據澳大利亞聯(lián)邦銀行的數據顯示,悉尼2004年11月的房地產價格比2003年12月低15%,而全國房地產價格比去年同期平均下降了10%。新西蘭和愛爾蘭的房價雖然仍在上漲,但漲幅已大為縮減。英國公布的官方數字顯示,盡管去年第三季度房地產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14%,但房地產價格和銷量都已開始下降。分析人士預測,未來3年,英國房價將下降20%。
程偉慶表示,全球性房地產泡沫將使未來兩年的世界經濟增長預期放緩。尤其對部分國家而言,房地產對其經濟拉動比重很大,在國民財富中物業(yè)作為資產類的比重也很大,這些回調對這些國家經濟的影響將會比較明顯。